首页 / 新闻 / 行业知识 / 共享经济经典案例:共享按摩椅
共享经济经典案例:共享按摩椅
2018-09-26 09:54:30

从今天来看,共享单车、共享健身仓、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等共享经济领域基本都是不温不火。而有心人发现,共享按摩椅却可能是共享经济领域中闷声发大财或者说活的相对较好的一个共享领域。


如今在机场、购物中心、广场、酒店、影院以及各种娱乐餐饮等场所,共享按摩椅随处可见,一直在低调铺量增长。但是共享按摩椅这个项目一直都被资本、媒体与业界忽视了。


共享经济是未来的趋势没错,但过去我们判断一种共享物品是否存活的一大前提是这种共享的物品是否契合人性刚需,但是并非是只有刚需性的共享物品才能存活,杀时间的产品也可以。



为什么说共享按摩椅会闷声发大财呢?


首先是它在线下的场景非常好的契合了产品属性。在商场或者购物中心,人流量大,使用共享按摩椅是一种偶发性需求,但这种偶发性需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一个相对较好较舒适的杀时间的方式。


其次是场景布局完整契合消磨时间的需求。其实人们出门在外吃饭、逛街、看电影、搭飞机等,有很多碎片化时间是处于无聊消磨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希望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舒适放松的空间与地方来打发这些时间。


再其次是共享按摩椅体验门槛低、心理顾虑小、人人皆可以使用,复购率高。逛街累了或者等餐、等人、等着看电影、等飞机等诸多碎片化时间段,共享按摩椅8~15分钟的体验几乎就是为这些碎片化时间的消磨与需求而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共享按摩椅带来了舒适与放松以及快乐,形成一种强化记忆,当一种共享物品能带给你舒适与快乐,它会刺激你重复体验。



为什么共享按摩椅受商家和用户双重喜爱呢?


例如共享小型KTV房主要是对于想唱歌的人,共享拍照是针对喜爱拍照的人,共享单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共享按摩椅却适用于所有人。也就是说,许多共享物品对应特定人群的需求,但共享按摩椅是对应所有人的需求。


按摩椅的单价高,买个按摩椅相对比较昂贵,而且非常占用家居空间,因此,购买按摩椅不会是大部分消费者的刚需,而体验按摩则是刚需。


它将市场上昂贵的按摩椅和闲置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稀缺性与刚需性结合,恰恰契合了共享经济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几乎天生就适合共享。



共享按摩椅行业背后在资金、技术研发、渠道等层面具备更高的门槛,一般玩家进不来,这就杜绝了类似共享单车等玩家众多导致的资本战、价格战、营销战等市场混乱的现象发生。


确保相对稳定的盈利与缓慢推进布局的环境,而先发的玩家在规模性占领线下渠道与场景之后,就可以构建较高的渠道市场壁垒,形成规模效应。


数据显示,目前按摩椅在日本的普及率达到 20%,国内则不到 1%,而按照当前亚健康或者对按摩有需求的都市人群来计算,按摩椅的铺设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美团大众点评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这一数据还在增长。